白墻青瓦的徽式“海景房”依山傍水,平坦寬闊的“彩虹路”串聯起村莊、田野和山川。山坡上,紅彤彤的石榴掛滿枝頭;山腳下,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煙波浩渺……淅川縣馬蹬鎮村民李琴今年明顯感到:“家鄉越來越美,‘家底子’越來越厚,‘錢袋子’越來越鼓!”
“咱這兒過去可窮哩!位置偏僻,交通不便,老鄉們被‘堵’在溝溝岔岔里,刨著薄地‘望天收’?!崩钋俑袊@,守山守水守著窮!
鑲嵌在丹江口水庫東岸的馬蹬鎮,形如一個張開的巨手拍進湖面,形成了諸多半島和湖汊,境內湖光山色、旖旎動人,是丹江口水庫景觀最豐富的區域。同時,這里還有秦楚丹陽大戰古戰場、歐陽修讀書處、淅川坑南遺址等多處人文遺址。然而,守著“天生麗質”的好山好水,看著文化厚重的“風水寶地”,馬蹬人卻過著“蓬頭垢面”的苦日子。2020年,淅川縣打贏脫貧攻堅戰,馬蹬鎮9個村854戶2613名貧困人口“光榮脫貧”。
甩掉“窮帽子”,還得過上好日子。
馬蹬鎮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“腹地”。保水質,生態“綠線”必嚴守;促民富,環?!凹t線”不能碰。馬蹬鎮要如何在保護與發展中實現共贏?“我們盯準綠色和發展的結合點,立足資源優勢,豐富旅游業態,做好‘旅游+’文章,將丹江大觀苑、八仙洞等景點周邊村落打造成宜居宜游、功能耦合的‘大景區’,景區景點串珠成鏈,推動全域旅游快速、健康、持續發展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?!瘪R蹬鎮黨委書記夏丹說。
擼起袖子,馬蹬策馬飛輿。整合旅游、交通項目,對沿路農家樂進行外部立面改造、內部硬件提升;打造沿江休閑長廊,完善旅游公廁、生態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;成立馬蹬農家樂協會,健全獎勵激勵機制,評選優秀農家樂進行授星表彰獎勵及宣傳推介。
“這條10公里長的旅游觀光專線,把丹江大觀苑景區和石橋、小草峪、蘇莊、金竹河等村莊串聯在一起,通向山外?!敝钢_下這條噴涂紅、黃、藍三色交通標線的“彩虹路”,村民李琴介紹。
漫步在青山綠水間舞動的“彩帶”上,步步皆景,處處是畫。一排排統一規劃、改造的農家樂,如雨后春筍般涌現;一個個生態停車場、沿江長廊、觀景臺等旅游配套設施星羅棋布;一輛輛觀光大巴川流不息,絡繹不絕……
一年前,外出務工的小草峪村村民李琴回到村中辦起農家樂。每逢節假日,生意火爆,“一房難求”,李琴忙得不亦樂乎?!皠傞_始,鎮里組織我們外出考察,學習經營管理技能;后來,又對規范農家樂服務標準、提升服務品質進行培訓,這為我們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?!毕窭钋僖粯?,目前,馬蹬鎮共有108戶村民辦起了農家樂,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。
振興鄉村,詩意棲居,是馬蹬人夢寐以求的理想。
2022年,淅川縣將省、市“五星”支部創建與產業發展、文明宜居、社會治理“三面紅旗”爭創相融合,出臺系列激勵機制,在全縣開展“星旗同創”活動,推動鄉村全面振興。
搶抓機遇,馬蹬快馬加鞭。依托文旅資源稟賦,馬蹬做強產業、做美鄉村、做精主題,把村莊打造成景區,以鄉村特色旅游帶動全面振興。
在蘇莊村,900畝軟籽石榴鋪滿了山岡,樂壞了果農。鎮里引進果然出色公司,圍繞石榴主題建設科普教育基地,將課堂搬出校園,將知識延伸到景區,將來,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,都可以在這里沉浸式體驗奇妙多彩的“科普之旅”?!按謇镉挟a業、有主題、有特色、有顏值,游客游玩就有去處,群眾致富就有門道,鄉村振興才有希望?!毕牡ふf。
堅持適地適生原則,金竹河村發展艾草1000畝,初步形成了以艾草種植、加工為主體的上下游產業鏈。每一個生產流程、每一個加工環節、每一幅圖文漫畫,都在普及著傳統中醫藥文化;孫莊、張嶺種植金銀花超3000畝,黃莊村種植益母草600畝,白渡、云嶺、關防、葛家溝、青龍、黑龍等村集中連片發展黃姜5000畝;依托中醫藥龍頭企業,將規劃建設集中醫藥文化展廳、中藥植物園、治未病中心、藥膳養生等為一體的中醫藥文化產業園……
馬蹬鎮鎮長任督介紹,鎮里科學規劃布局,完善基礎設施配套,常態化組織開展人居環境“六清”“六治”整治行動,規范村六大員、塘長制、田長制等長效管理機制,扮靚村莊“顏值”;同時,把文明實踐活動與傳統節日相結合,經常性評選各類文明戶,讓身邊典型教育身邊人,培育鄉風文明,讓人的心靈更美麗。
如今的馬蹬,開窗見綠,出門即景。廢輪胎、廢瓦片搖身變成了村里的景觀裝飾,舊山墻成了各具特色的書畫墻……“悠悠艾香金竹河”“漁舟晚唱,樂在石橋”“移民尋根,桐柏連心”“中秋月兒圓,蘇莊石榴甜”“3月28日,白渡看櫻花”,一批有產業、有主題、有風景的“網紅村”在馬蹬涌現,四面八方的游客、網紅前來觀光打卡。今年“十一”黃金周,“彩虹路”沿線的石橋、小草峪、蘇莊、金竹河、青龍、余溝等村旅游綜合收入近3000萬元。
全媒體記者 楊振輝 王曉燕
聲明:本媒體部分圖片、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聯系刪除。